![]() |
·您的位置:本站首頁 > 新聞資訊 > 前線:科學全面認識我國國有經濟的定位 |
前線:科學全面認識我國國有經濟的定位
堅持用生產力標準來看待國有經濟
生產力標準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。馬克思主義認為,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,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。國有經濟作為一種產權制度,體現著一種生產關系。判斷某一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要求,就看其是否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。在現實工作中,生產力的標準可進一步具體為經濟發展這個標準。判斷國有經濟是否符合當今我國生產力的狀況,應看它是否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。為此,我們要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、改革的歷史長河中,看待國有經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。
新中國成立后的前30年,國有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絕對優勢地位。改革開放以來,我們逐步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、多種所有制成分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。在國有經濟不斷做強做大的同時,非公經濟也得到了長足發展,使得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,迅速超越了以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為主的其他發展中國家,創造出世界經濟增長的奇跡。這說明,以國有經濟為主導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,創新性地促進了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合作發展,提高了我國當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協調程度,代表了一種符合中國國情的、比單純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更具活力的制度安排。
另外,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位一體的總格局,國有經濟的作用不僅體現在對經濟子系統的貢獻,還體現在對政治、文化、社會、生態等子系統的貢獻,不僅有直接的、營利性貢獻,還有間接的、隱性的社會責任的貢獻。因此,在依據生產力標準進行分析判斷時,也有一個避免簡單化、教條化的問題。不如此,就不足以充分揭示國有經濟的地位和作用。
立足世情國情認識國有經濟
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,西方敵對勢力從來就沒有放棄對我國的“西化”、“分化”圖謀,周邊某些國家同我國圍繞領土的紛爭也時有激化。中華民族要自立于世界之林,中國要擺脫成為西方國家附庸的危險,必須增強自立的本領。不論是政治自立、文化自立還是國防自立,基礎都建立在經濟自立上。應當承認,非公經濟和公有經濟都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,但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
上一條新聞:商業地產也將進入互聯網新時代 下一條新聞:前線:“混合所有制經濟”若干問題辨析